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政治占位高,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表达了宁夏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愿望,是一份反映民心、回应民声、重视民生的好报告。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健康宁夏建设,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这既是从中央到自治区提出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具体实践。我们要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服务模式,重构医疗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在全社会加快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让健康中国、健康宁夏的目标落实落细。
过去一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果断决策、快速处置、精准施策、联防联控,疫情防控取得“三个不发生”阶段性成效。当前我们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各地各部门要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着力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群众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由于国家对黄河水权紧缩,远期的地表水资源也是远远不能满足供水需求。水缺口大将对我区经济建设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带来严重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除了新建自来水厂外,从保护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出发,应大力发展污水再生利用,使再生水成为非常规水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建议:
一、重视再生水建设利用项目,统一推进再生水建设和利用。统一协调、推进、规划、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在新建产业园区和新建公共建筑时,应当大力推行再生水利用管网设计,建立几个再生水利用试点和示范小区,待取得成熟经验后,逐步展开推广。
二、制定再生水发展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和健全再生水利用市场。 一是出台再生水利用管理法规,强制洗车房、大中型宾馆、饭店、大专院校、住宅小区等用水大户安装再生水利用设施;新建单位、部门和场所规划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二是出台再生水利用产业化发展鼓励政策,对自筹资金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的企业,政府可优先提供一定的环保项目贷款,或给予财政贴息;减免再生水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等。对于建设并使用再生水的单位,可酌情减收或免收排污费进行鼓励;三是在公众媒体,比如公交广告、电视、网络媒体等公众信息发布平台,加大推广使用再生水力度,让民众了解并逐渐接受再生水,增强节水和用水意识。
三、拓宽融资渠道,尽快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搭建城市再生水利用投融资平台,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解决再生水利用项目的资金难问题,利用特许经营的方式达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实施市场化的运行模式。
加强廉租房小区管理 让好政策好上加好
廉租房是近年来政府在探索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方面采取的一项新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各市县先后都建设了一批廉租房,较好解决了大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是由于这些小区的房屋权属不同,房屋用途、性质多样化,包括拆迁房、商品房、过渡安置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同时,廉租房小区的居住人群大多为老、弱、病、残这些特殊群体,由于文化层次、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小区环境等因素,存在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大、个人素养高低不等、服务要求不同等现象。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如何做好这类小区的管理,是一个亟待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建议:
一是完善社区的管理服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管理服务涉及千家万户,及时将廉租房社区管理服务和物业管理相结合,通过人性化的、全天候的、零距离的优良服务,才能赢得住户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达到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目的。所以,建议尽快配套廉租房小区的社区管理办事处(居委会)、社区警务室(派出所)等机构。
二是在解决“住得上”的问题后,为了让廉租住户“住得起”、“住得好”,将廉租房小区后期管理作为住房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将小区的硬件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力求环境优美、温馨和谐,让入住者体面又有尊严地居住在小区内。真正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
三是卫生部门定期组织“医疗服务进社区”活动,为居住群众提供健康指导和医疗建议;建立住户电子信息档案,发放“服务联系卡”,建立特殊群体档案,对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及患有重大疾病人员进行定期走访。
四是孤寡老人入住养老院。廉租房吸纳了不少孤寡老人,而这些老人可考虑优先入住养老院而不是廉租房,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好、更专业的照顾,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廉租房物业的负担,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率。
五是对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以转公租房或提高租金等措施实施柔性退出制度;对低保家庭、低收入边缘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实施阶梯房价政府补贴制度;对低保户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实施免缴和减半缴纳物业费政府补贴制度;对特需家庭实施互换或重新申请的调整住房制度。
加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矿井水利用
宁东基地存在一方面用水紧张,一方面矿井水无处可排将影响煤炭生产并存在环境风险。为宁东能源基地落实绿色安全发展理念,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我建议:
一是整体规划宁东基地水资源利用。目前存在只在一个企业内部或一个园区内部处理利用的情况,应根据工业用水及绿化用水等总量,矿井排水量以及园区再生水做好整个基地水资源平衡利用规划。
二是加大利用矿井水,园区废水的科研力度。矿井水是深层地下水,除了矿化度较高外,其它水质指标都较好,建议宁东管委会牵头国内外科研单位,通过科研研究,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制订出不同标准的产品水,分层级利用好矿井水。
三是出台相关政策及措施,鼓励基地内单位加大对处理后矿井水及再生水利用力度,限制、减少黄河水的用量。
四是研究利用荒漠盐碱洼地,规划建设基地景观水系、湖泊蓄存矿井水,打造基地生态景观,改善局地小气候。
实施“空心村”退出计划
规划建设“中心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将“空心村”退出和“中心村”建设相结合,是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治本之策。
我建议:
1.统筹制定并实施新的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危旧房屋改造和“空心村”退出复垦,分类推进“中心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对布局密集且“空心化”严重的村庄,鼓励引导分散居住的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扩大村庄规模,抓住“十四五”时期国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有利时机,整合资金,集中发力,全面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及通讯、物流,污水,垃圾处理等条件,避免分散建设造成新的浪费,逐步缩小城乡人居环境差距。
2.对一些历史文化厚重,有独特资源优势或特色鲜明的村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设施农业等,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图片来自华兴时报记者 文字供稿:社区委参政议政处马灵琴)